白宫战情室内,特朗普面对卫星地图上闪烁的伊朗导弹轨迹和以色列防空警报,眉头紧锁。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紧急通报:导弹库存告急,伊朗持续发射的400余枚导弹已造成以方24人死亡、647人受伤。更令特朗普震怒的是,伊朗无视美国“重返谈判桌”的最后通牒,反而升级对以色列的“真实承诺-3”行动,甚至将打击目标扩展至炼油厂、电网等民用设施。
当日,特朗普在“空军一号”上对记者撂下狠话:“耐心耗尽,无条件投降是伊朗唯一出路”,并暗示可能放弃外交途径,“用真正的结束代替停火”。但矛盾的是,他私下向国安团队强调“不想动用美军”,透露出对中东泥潭的忌惮。
秘密撤离叙利亚两处军事基地,收缩前沿兵力,同时向中东增派战斗机,扩大防空覆盖范围。这种“进二退一”的部署,既为威慑伊朗预留空间,又避免直接卷入战火。五角大楼匿名官员透露:特朗普正权衡是否空袭伊朗核设施,但前提是“伊朗先攻击美军”。
将大规模齐射改为9小时内分4轮发射,混合弹道导弹、巡航导弹及无人机,压缩以军预警时间至仅3分钟,6月17日公布视频,宣称摧毁特拉维夫摩萨德总部,并首次使用14马赫高超音速导弹突防,致以军拦截弹“自爆误伤”,向以色列民众发布“撤离特拉维夫、海法”通牒,扬言“惩罚性行动才刚开始”。
展开剩余53%60架F-35/F-16 深入伊朗腹地,24小时内摧毁70套防空系统,宣称“完全控制德黑兰领空”,针对性清除伊朗高层:新任军事指挥官沙德马尼刚接替阵亡的前任,旋即遭精准斩首,国防部长卡茨威胁:“德黑兰10个核目标即将被毁”,福尔多地下核设施“必被解决”。
革命卫队储备的3000枚中程导弹仅消耗约15%,但为防范美军介入,被迫保留“王牌武器”;内部更担忧特朗普“不宣而战”,重演苏莱曼尼事件。海法炼油厂关闭导致能源危机,反导系统单枚成本300万美元(伊朗导弹仅50万),持久消耗战劣势凸显。特朗普一面宣称“控制伊朗领空”,一面观察俄罗斯动向,发现“无实质援伊迹象”后,更放心施压。马克龙则警告:政权更迭将引发“中东全面混乱”。
硝烟弥漫中,伊朗用廉价导弹消耗以色列经济根基,以色列以技术优势剿杀伊朗核能力,而美国在“离岸平衡”与“直接介入”间摇摆。这场冲突已从军事对抗演变为意志与耐力的绞杀战——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秦天所指:“双方都在‘耗血条’,但平民的鲜血才是真正的代价。”
当特朗普要求伊朗“无条件投降”的推特点亮屏幕时,德黑兰的防空警报再次撕裂夜空。中东的棋局上,没有赢家,只有幸存者。
发布于:湖南省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