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国家的总统,被逼到份上的时候,会给谁写信求救?是给军事上撑腰的“大哥”,还是给经济上能输血的伙伴?委内瑞拉的总统马杜罗,给出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,他把信寄给了远在欧洲的梵蒂冈,收件人是教皇方济各。
这事儿就发生在那么个节骨眼上。当时委内瑞拉家门口的海域,也就是加勒比海,气氛紧张得不行。美国的军舰就在那儿晃悠,说是要打击毒品运输,特朗普政府那边甚至直接把这事儿定义成了跟贩毒集团的“武装冲突”。按他们的说法,这些毒贩子不算普通罪犯,而是“非法战斗人员”,所以得用军队来对付。这种说法一出来,很多人都觉得事情不简单,这哪是抓毒贩,这架势简直就是要开战了。
马杜罗当然不信这套说辞,他反反复复在公开场合讲,美国人就是冲着他来的,搞这么多动作,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他下台。所以你能想象他当时那个处境,外面是虎视眈眈的美国大兵,国内经济又因为制裁搞得一团糟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。就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,他突然在自己的电视节目里透露,说自己给教皇方济各写了封信,信里请求教皇能帮帮忙,让委内瑞拉恢复和平和稳定。
他说得还挺诚恳,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:“我给教皇方济各写了信,我对他有很大的信心,相信他能帮助我们委内瑞拉人找到和平的道路。”但这封信具体写了什么,他一个字都没多说。有记者跑去问他的政府新闻办公室,想看看信的原件,结果那边也没给任何回应,搞得这封信的内容就成了一个谜。
其实,这已经不是马杜罗第一次想起梵蒂冈了。要把这事儿说清楚,得把时间往前倒几年。大概在2016年的时候,委内瑞拉国内的矛盾就已经非常尖锐了,政府和反对派天天吵得不可开交,街头也挺乱的。那时候,教皇方济各就出面了,他派了一位特使,专门飞到委内瑞拉,想在政府和反对派之间当个和事佬,让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。
教皇的面子还是很大的,毕竟他是阿根廷人,对南美这片地方有感情,说话也有分量。一开始,各方都还挺给面子,谈判桌也确实摆起来了。当时很多人都觉得,这下有希望了,梵蒂冈出马,说不定真能把问题解决了。可结果呢?谈来谈去,双方的根本矛盾一个都没解决。反对派要求马上重新大选,释放所有“政治犯”;政府这边呢,则要求反对派承认自己的合法性,并呼吁美国解除制裁。谁也不肯让步,互相之间一点信任都没有。
那场由梵蒂冈斡旋的谈判,最后就这么不了了之了。和平的曙光闪了一下,很快就灭了。这件事也让很多人看明白,委内瑞拉的问题太复杂了,已经不是派个调解人就能解决的了,背后牵扯了太多国内外的利益纠葛。所以,当马杜罗几年后又一次说自己给教皇写信时,很多人心里其实是打个问号的。
从教皇方济各这边来看,他的处境也挺微妙的。作为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,他肯定不忍心看着委内瑞拉的普通老百姓受苦。这些年,委内瑞拉经济崩溃,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,药品也缺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教皇在很多公开场合都为委内瑞拉人民祈祷过,呼吁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,言语里充满了同情和担忧。他说,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,不能再有暴力和流血了。
但同情归同情,梵蒂冈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,又必须非常小心地处理这种国际争端。它不能轻易地站队,一旦公开支持某一方,就会失去中立调解人的身份,甚至可能被卷入更深的政治漩涡里。所以教皇的表态一直都很谨慎,翻来覆去就是强调“对话”和“和平”,避免对马杜罗政府或者反对派做出直接的评判。他想帮忙,但又不能让自己陷进去,这个平衡确实不好找。
所以说,马杜罗的这封信,就有了很多种解读。有人觉得,他可能是真的走投无路了,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和国内的困局,他想抓住梵蒂冈这根最后的稻草,希望教皇的国际影响力能帮他缓和一下局势,哪怕只是争取一点喘息的时间也好。这算是一种绝望中的求生本能。
但也有不少人认为,这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。马杜罗很清楚,直接跟美国硬碰硬肯定没好果子吃,那不如打“和平牌”和“宗教牌”。把教皇拉进来,一方面可以在国际上塑造自己一个“渴望和平”的形象,博取一些同情分;另一方面,也能给美国出个难题。你美国不是要打我吗?现在连教皇都介入了,你再动手是不是就显得太霸道、太不人道了?这可能是一种精明的政治算计,用一封信来牵制对手。
信送出去了,马杜罗的话也放出去了,但委内瑞拉的局势并没有因此立刻出现什么转机。美国的军舰依旧在加勒比海巡逻,国内的经济问题也还是老样子。
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,或许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,但对于千千万万生活在委内瑞拉的普通人来说,他们的日子,还得一天一天地熬下去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